近日,我院邓露教授参与学校“双一流建设大讨论”,邓教授的题目是《学校优秀人才成就名校百年美誉》,附全文:
优秀人才成就名校百年美誉
(土木工程学院教授 邓露)
杰出校友是世界一流名校最耀眼的标签。比如哈佛大学,迄今为止培养了8位美国总统,32位国家元首,47位诺贝尔奖得主以及48位普利策奖得主,获得“全才型领袖的摇篮”的称号可谓实至名归。又比如斯坦福大学,她的毕业生们创造了如Google、Yahoo等众多的世界一流企业,被誉为“创业者的摇篮”确实名副其实。再比如牛津大学,培养了世界各国的五十多位总统和首相,享有“首相的摇篮”的美誉也是当之无愧……培养杰出人才是名校最根本的价值所在,也正是这些一流校友,奠定了名校百年声誉的基石。
优秀人才的大规模培养,离不开良好的学习和成长的校园环境。有着众多亿万富翁校友的斯坦福之所以能够成为“创业者的摇篮”,与校园内浓厚的创业氛围息息相关。为了培养成功的创业者,斯坦福大学可谓。学校开设了多达20多门的创业公共课程,包括注册融资、组织资源、拓展市场等等,涵盖了创建一个企业应涉及的方方面面。而各个学院也同时开展了更有针对性的创业教育,将创业知识融入专业课程,就连看起来与创业“最不搭边”的教育学院都开设了《教育中的商业机会》这样的创业课程。他们的教学方式也多种多样,案例教学、项目教学、创业讲座等等都被应用于课程之中,学生们可以自由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并获得和老师及其他同学讨论的机会,非常有利于“孕育”商业灵感。校园内,学生参与创业的热情非常高昂,各种与创业相关的活动热闹非凡并卓有成效,比如一年一度的“创业教育圆桌会议”和“年度创业者大会”,都能吸引大批的创业爱好者来分享成功与失败的经验和教训。
相比美国,我国教育体制下的人才培养效果则有些相形见绌,能真正在一个领域起国际带头作用的顶尖人才少之又少。也正因如此,才有钱学森老先生的发问:“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这也是高等教育界至今难以回答的难题。循因溯源,基于近年来的观察,我总结了高校学生普遍存在的6个问题:第一,目标往往不够明确,对自己的学习没有清晰的目标和规划;第二,知识面普遍较窄,所学知识仅局限于本专业,对其他学科的知识兴趣不强,知之甚少;第三,创新意识较为薄弱,习惯于记忆书本知识,不善于发现新问题,缺乏想象力和创造力;第四,不注重实践能力的锻炼,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待提高;第五,多数羞于交流和表达,主动性需要提高;第六,领导能力匮乏,团队分工协作的意识不强,领袖型学生非常少。这几个短板是现在高校中存在的通病,是培养一流人才必须克服的问题。
尽管培养机制仍不够完善,但我们在人才培养方面仍然有一些成功的范例可供借鉴。湖大2010级设计与艺术学院本科生范石钟,已多次获得国际设计大奖,并在2015年以唯一的“90后”身份上榜《福布斯》“中国最具潜力设计师30强”。耀人的成绩背后,离不开范石钟同学不断的动手实践和老师们的悉心指导,而主动到其他专业“蹭课”从而激发出创新灵感,对于他取得这样的成绩也不无裨益。机械学院的FSAE方程式赛车队,也是湖大学生团队培养的成功典范。该赛车队曾多次代表我国参加国际赛事并获得多项奖励,最近(2015年)在德国举办的大学生方程式汽车大赛这样的国际顶级赛事中,他们获得了亚洲队伍有史以来的最好名次。这样一支队伍能在机械学院生根发芽和茁壮成长,与学院的鼎力支持、高端企业的紧密合作、以及团队成员的团结协作是分不开的。这些都是在人才培养的尝试中值得学习和推广的方法与经验。
来到湖大已经4年,我在人才培养方面也进行了一些尝试,我希望我的学生能成为具有良好综合素质的领袖型人才。我主要做了两方面的工作以期实现这个目标:一是建立贯穿学生学业生涯的培养制度,二是尽可能多地创造机会让学生锻炼书本之外的能力。我的课题组在组建伊始便制定了明确的规章制度,包括培养目标、培养方案、绩效考核、奖惩措施等各个方面。这个制度全部由学生自行起草、商议并经课题组全体师生审定通过。由于学生的参与度高,他们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都得到了调动,规章制度也因此得到了非常有效的执行。每年初,每位学生需根据自身的情况定下自己一年的目标,并和我讨论后制定年度计划,算是因材施教的一种体现。年底,我们进行考核,兑现年初商定的奖惩,鼓励学生来年继续巩固自己的优势并填补自己的短板。这样一种做法,让学生有了自主参与的意识,也就有了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去实现自己的目标的动力。
另一方面,思想的教育对学生的成长至关重要。我们课题组不定期地邀请社会上各个领域的杰出人士来做讲座和交流,比如全国道德模范、中国孝基金创始人杨怀保,以及湖南知名企业家、省人大代表赵威等。学生们在与这些名人的零距离交流中获得精神的洗礼和思想的启迪,对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非常有益。为了锻炼学生的视野、胆量,我鼓励学生去参加各种国际会议,取得了不错的效果。学生中有很多人跟世界著名专家都有过一对一的交流,如ASCE桥梁工程学报主编Agrawal教授、UIUC土木学院院长Spencer教授、UC Berkeley著名结构专家Mosalam教授、中美工程院院士邓文中教授等。同时课题组还有针对性地举办了素质拓展训练、辩论赛、演讲比赛、创业规划赛等,以提升他们的综合素质。如今,四年时间过去了,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我们的人才培养算是取得了一点小小的成绩。去年我的第一批毕业生,共3名硕士,获得了1个省优和2个校优;从我们课题组走出的4位本科生,都去了美国攻读博士学位,并且全部都获得了全额奖学金,其中不乏斯坦福这样的名校。其中一名本科生,在本科阶段就已经发表3篇SCI论文,做过2次国际会议学术报告。
基于自己有限的观察、分析、思考和实践,关于高校人才培养,我想做一些尝试性的探讨,以期抛砖引玉。首先,也是最重要的,我认为高校必需明确人才培养的目标和定位,也就是到底想要培养出怎样的学生。然后,要制定相关的制度和措施来进行针对性培养,并根据实际效果的反馈进行及时的修正。
在人才培养的具体措施层面上,我有三点建议。第一,高校要重视学生的思想成长,可以通过开设人文讲坛,邀请社会上的各类“大家”来校交流,引导学生正确地去思考问题。第二,高校需要优化学生的培养方案。举例来说,需要优化选课制度,增加学生的选课自由性;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尤其是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的培养;改善课程考核标准,从偏重记忆知识的考核方式转变为以理解与运用知识为主的考核方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学生创新,参加国际和国内的各类竞赛,形成良好的学习风气。第三,学校还需要鼓励教学。通过优化老师的考评制度,调动老师的教学积极性,对在教学上做出了突出成绩的老师要表扬、鼓励和宣传。
人才培养,是一个巨大的系统性工程,需要社会、学校和家庭等各方面的紧密配合。作为人才培养中一个重要的环节,高校要建立明确的培养目标、合理的培养模式和一支热衷于人才培养的教师队伍,这样才能培养出大批一流的人才。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数十年、百年之后,有“千年学府、百年名校”之称的湖南大学,真正让她引以为豪的将是她培养出来的大批杰出校友。